歡迎蒞臨 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最新訊息

【跨領域系列講座】113/5/23(四)14:00 「心學」、「禪學」與「慈濟學」:儒佛會通的一個可能――以「生生法」與「無生法」為對比(林安梧教授)

時間:113/05/23(四)14:00-16:00
地點:人社院2C110花道教室
演講主題:「心學」、「禪學」與「慈濟學」:儒佛會通的一個可能――以「生生法」與「無生法」為對比
主講者:林安梧教授
講者簡介:
林安梧教授,山東大學易學及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元亨書院創院山長、臺灣師範大學榮休教授

台灣台中人。哲學家、宗教學家。台灣大學第一位哲學博士。
先後擔任:台灣清華大學教授暨通識教育中心主任、美國傅布列特訪問學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所長,元亨書院院長、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山東大學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傑出海外訪問學人,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山東大學易學及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主要著作有:
《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東大,1987)、
《存有、意識與實踐:熊十力體用哲學之詮釋與重建》(東大,1993)、
《中國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學生書局,1995)、
《當代新儒家哲學史論》(明文書局,1996)、
《契約、自由與歷史性思惟》(幼獅,1996)、
《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明文書局,1996)、
《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幼獅,1996)、
《儒學革命論:後新儒家哲學的問題向度》(學生書局,1997)、
《教育哲學講論》(讀册文化,2000)、
《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讀册文化,2003)、
《道的錯置﹕中國政治哲學的根本困結》(學生書局,2003)、
《兩岸哲學對話﹕廿一世紀的中國哲學》(學生書局,2003)、
《儒家倫理與社會正義》(言實出版社,2005)、
《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學生書局,2006)、
《新道家與治療學:老子的生命智慧》(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
《儒學革命》(北京:商務2011)、
《牟宗三前後:當代新儒家哲學思想史論》(台灣學生書局2011)、
《老子道德經新譯暨心靈藥方》(萬卷樓,2014)、
《血緣性縱貫軸:解開帝制•重建儒學》(台灣學生書局2016)、
《林安梧訪談錄:後新儒家的焦思與苦索》(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
《儒道佛三家思想與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
《林安梧新儒學論文精選集》(台灣學生書局,2021)、
《論語譯解:慧命與心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
總共三十餘部,專業學術論文二百餘篇,關注儒釋道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林安梧師從牟宗三先生,是當代新儒學第三代中極具創造力的思想家,在牟宗三先生「兩層存有論」的基礎上提出「存有三態論」,認爲「儒道同源而互補」,主張融通三教,面對廿一世紀文明的新挑戰,展開對話與交談。方法論上,以船山學、十力學爲基礎,提出「道、意、象、構、言」五層詮釋的中國詮釋方法論。林安梧尤爲關注儒學的現代適應性問題,近年來更深研哲學治療學之可能,曾以普通話及閩南語開講《四書》《金剛經》《易經》《道德經》等,推動民間書院講學之風不遺餘力!

【慈濟學系列講座】113/5/23(四)08:10 「覺性的宗教」對廿一世紀人類文明的啟示—以「慈濟志業體」為例(林安梧教授)

時間:113/05/23(四)08:10-10:00
地點:人社院2C110花道教室
演講主題:「覺性的宗教」對廿一世紀人類文明的啟示—以「慈濟志業體」為例
主講者:林安梧教授
講者簡介:
林安梧教授,山東大學易學及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元亨書院創院山長、臺灣師範大學榮休教授

台灣台中人。哲學家、宗教學家。台灣大學第一位哲學博士。
先後擔任:台灣清華大學教授暨通識教育中心主任、美國傅布列特訪問學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所長,元亨書院院長、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山東大學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傑出海外訪問學人,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山東大學易學及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主要著作有:
《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東大,1987)、
《存有、意識與實踐:熊十力體用哲學之詮釋與重建》(東大,1993)、
《中國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學生書局,1995)、
《當代新儒家哲學史論》(明文書局,1996)、
《契約、自由與歷史性思惟》(幼獅,1996)、
《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明文書局,1996)、
《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幼獅,1996)、
《儒學革命論:後新儒家哲學的問題向度》(學生書局,1997)、
《教育哲學講論》(讀册文化,2000)、
《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讀册文化,2003)、
《道的錯置﹕中國政治哲學的根本困結》(學生書局,2003)、
《兩岸哲學對話﹕廿一世紀的中國哲學》(學生書局,2003)、
《儒家倫理與社會正義》(言實出版社,2005)、
《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學生書局,2006)、
《新道家與治療學:老子的生命智慧》(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
《儒學革命》(北京:商務2011)、
《牟宗三前後:當代新儒家哲學思想史論》(台灣學生書局2011)、
《老子道德經新譯暨心靈藥方》(萬卷樓,2014)、
《血緣性縱貫軸:解開帝制•重建儒學》(台灣學生書局2016)、
《林安梧訪談錄:後新儒家的焦思與苦索》(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
《儒道佛三家思想與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
《林安梧新儒學論文精選集》(台灣學生書局,2021)、
《論語譯解:慧命與心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
總共三十餘部,專業學術論文二百餘篇,關注儒釋道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林安梧師從牟宗三先生,是當代新儒學第三代中極具創造力的思想家,在牟宗三先生「兩層存有論」的基礎上提出「存有三態論」,認爲「儒道同源而互補」,主張融通三教,面對廿一世紀文明的新挑戰,展開對話與交談。方法論上,以船山學、十力學爲基礎,提出「道、意、象、構、言」五層詮釋的中國詮釋方法論。林安梧尤爲關注儒學的現代適應性問題,近年來更深研哲學治療學之可能,曾以普通話及閩南語開講《四書》《金剛經》《易經》《道德經》等,推動民間書院講學之風不遺餘力!

【宗研所專題講座】113/5/20(一)13:30安貝卡博士與其新佛教運動(黃運喜教授)

時間:113/05/20 (一)13:30-16:30
地點:人社院宗研所2C207教室
演講主題:安貝卡博士與其新佛教運動
主講者:黃運喜教授
講者簡介:黃運喜教授,玄奘大學安貝卡思想與實踐研究中心主任、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榮譽客座教授、印尼金剛山佛教大學校長、印度龍樹學院顧問、韓國東國大學海洋文明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大千佛教社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

講座簡介:
佛教在印度被摧毀了700多年,直到1956年比姆拉奧·拉姆吉·安貝德卡博士(Bhimrao Ramji Ambedkar,1891-1956)帶領印度50萬達利特人皈依佛教。
佛教在印度滅亡700多年,直到1956年安貝卡博士(Dr. Bhimrao Ramji Ambedkar (Bhimrao Ramji Ambedkar, 1891–1956) 實現印度五十萬賤民(賤民)集體皈依佛教,使印度佛教邁向復興之路,且其影響力至今不衰。

【研究生學位口試】113/5/21 諸琳同學

【宗研所學位論文口試】
研究生:諸琳同學
論文題目:從孝道人倫到子職教育的哲學反思—以儒道思想為背景的詮釋
時間:113.5.21(二)13:00
地點:人社院立心樓宗研所2C206教室

口試委員:
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張瑋儀教授(召集人)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鍾隆琛副教授
東華大學洄瀾學院林安梧榮譽講座教授(指導教授)

【宗研所人文講座】113/5/9(四)13:45 苦難的奧秘:大傷心人莊子如何在絕境中 「游刃有餘」?(朱志學博士)

本次「儒釋道經典研讀」課程於花道教室辦理有別於過去的「另類」講座議題,邀請東華大學中文系朱志學博士來跟同學們分享——苦難的奧秘:大傷心人莊子如何在絕境中「游刃有餘」?

講者沒有逐章逐節地解讀莊子,而是集中在一條線索上,凝聚強烈的靈感衝擊。朱志學演講重點是:苦難的奧秘是甚麼,還有莊子為什麼是「大」傷心人。

朱志學說,很少人會說莊子是「大傷心人」。司馬遷、屈原也是大傷心人,可是莊子功力強,他筆下人物,翩如驚鴻、矯若遊龍般地高來高去;只因魂命深處有更巨大的承載力量(內有淵源),面對苦難摧折,遂能在淡然一笑中「若無其事」地消解了沉重的壓力(舉重若輕)。這涵融「快意」於「傷心」的「大傷心人」——傷心,卻不顯傷心相;受苦,卻不墮陷於自艾自憐的悲情。由此具見莊子在「受苦現場」中展現了何等耐人尋思的「身心轉化」能力;而轉化苦難的關隘所在,無非在於八字:內有淵源,舉重若輕。這正是莊子所獨步於先秦諸子的「人文療癒」進路。即此而言,「大傷心人」之所以為「大」,正「大」在他迎向「不得已」的「命限」卻能「舉重若輕」的驚人「轉化」能力;一如〈逍遙遊〉裡大鵬鳥從小小的鯤魚子,經歷一再的變身,終而展翅高飛,翱翔於九萬里長空。驀然回首,看著曾經的生生死死,其超曠的心境,遂如同蘇東坡〈定風波〉所謂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所以說:真能通極苦難奧秘者,惟有雍容大度、志氣弘遠、能「轉傷心為快意」的大傷心人。

講者朱志學說,莊子是「面臨絕境但有能力走出來的人」,是「先秦諸子中,最能面對邊緣人物(畸人、兀者)之受苦現場(人間世)、也最能正視微塵眾生之病體殘象的思想家。」他分享自己去年因心肌梗塞而瀕臨生死存亡之際,卻在手術台與加護病房深刻印證了自己在博士論文裡所嘗試勾勒的「人文療癒」道路,他藉由浸潤在莫札特第九號鋼琴協奏曲與自己身心交感所共構的「身體人文空間」(作為「第三身」的「身外之身」)而有效舒緩了術後疼痛所帶來的巨大不適;他甚而在極度口乾舌燥的身心煎熬中,通過一杯白開水感受到的深密潤澤而直從「地獄」經驗了「天堂」的至福。

苦難的本質到底是甚麼?不純然決定於自身遭遇的處境。朱志學說余德慧教授曾分享:一位慈濟醫院的護理長,有一天因為癌症末期而被迫困在安寧病房,才悚然驚覺:自己再多的醫學專業知識,也無法解決面對死亡的恐懼。安寧病房中,另一個鮮明的對照卻是:一位同樣身罹絕症而死期不遠的老婦人,她沒受過高等教育,更毫無醫學專業背景,她卻一心不亂地在手撥念珠的聲聲佛號中,平靜渡越了死亡在即的驚惶。這巨大的反差,給護理長帶來的省思自是點滴在心的。所以,重點不在苦難的「處境」,重點是臨床病人能選擇怎樣的姿態去主動參與「受苦現場中的身心轉化經驗」。

朱志學解釋《人間世》中「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的「虛而待物」,意味著一種不同於西方「表象性」思維或「對象化」思考的身心感知方式。這意義下的身心感知方式,抹除了主客間的「界限」,莊子在莊周夢蝶的寓言以「物化」稱之。建構在主客對立的「理性思維」,充滿了主宰慾,把世間萬物都納入康德十二範疇的視域框架而給予界限嚴明的「界定」。莊子的「物化」,強調的卻是:心而能「齋」,則物有所「化」(抹除疆界);物有所「化」,則身成於「道」(作為「病裡乾坤」或「胸中丘壑」的「道身」、「身外之身」或「身體人文空間」)。在深度物化中,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疆界被化除、消融掉了;所以當「理性」所決定蝴蝶與莊周的界限在「超越理性」的「深度物化經驗中」被抹除,留下來的,就是「我與你」(I-Thou relationship)之間所形成的一個色授魂予、魂命交融的生命共通體。此則不同於馬丁布伯(Martin Buber)義下建立在工具、手段、算計、利用的「我與它」關係(I-It relationship)。

演講進入最後問答時間,鍾隆琛老師請教講者:「如何看待理性思維和物化思維?學習物化思維,應該把理性思維放在什麼位置?」朱志學說,他所謂的理性,舉康德為例,就是通過「十二範疇」以界定「對象」的「表象化」思維;這意義下的「表象化」思維,正是一切知識得以被建構起來的「視域框架」。相比之下,「物化」所面對的,不是我們可以對之建立知識的「對象」,「物化」所嘗試有以迂迴趨近的,毋寧是不落「知識建構」或「認知維度」的「非對象」;面對「非對象」的感知方式,即是莊子「心齋」的「虛而待物」,也是易經的「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易經繫辭傳:「易无思也,无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即此而言,莊子的「物化」,遠於分析哲學或邏輯實證的思想路數,而毋寧更接近尼采、海德格之後,掀起西方思潮巨大轉向的現象學進路;正是通過「物化」義下的「非對象性」思維,虛而待物者,在「心凝神釋,與萬化冥合」的「感而遂通」中,抹除了主客、心物、人我的根本界限,而進入了生死、物我的合一。

鍾隆琛老師再請問,「如果用學術語言,如何詮釋物化?」朱志學提供自己博士論文中,由出生德國的猶太裔哲人本雅明(Walter Bendix Schönflies Benjami)啟發的方法學給大家參考。首先,他不認為「物化」的本義是可以被百分百的的確定;卻可以被深度地「詮釋」——即令這詮釋可能建立在「創造性的誤解」,都可以是極具啟發性的。他進一步說明:一部作品的意義不完全由「作者」決定,「讀者」介入如何的詮釋角度去承接「文本」的潛在義蘊也很重要。這意味,文本意涵的掘發,有待作者與詮釋者的共同參與。事實上,兩者都需要極大的創造性。這意味,不只是作者創造了文本,文本以何意義呈現,亦有賴詮釋者積極介入的創造性解讀。讀莊子,因此有必要抱持開放、質疑乃至盤問的態度——儘可能地去拉開詮釋取徑的「差異性」,並從中摸索出不受主流語境制約、也不受舊典範籠罩的全新凝視點。

所以,莊子留下的文本,後人能給出差異化的解讀以積澱並開掘文本尚未被說出的豐沃意涵,就是價值之所在。即此而言,當代人給予莊子文本的解讀,如果貼近當代、具啟發性,就有意義,原不求以追求「本義」為高。事實上,就詮釋學而言,「本義」根本是不存在的,真正存在的只有層出不窮的詮釋視角。

最後,朱志學面對鍾隆琛老師最後提問涉及「言語道斷」的問題,借莊子之「卮言漫衍」提出一個反例——言語面對那不可能被述說的經驗,不見得必須止步於沈默而無所言說。事實上,這正是文學(延及一切藝術)作為興象超妙的詩性語言,得以通過在「非現實的虛境」中蔓衍虛構的「卮言」、「寓言」,而對分析性語言被迫止步的「沈默之境」依然有所言說。莊子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那幾乎不可能用分析性語言被表達出來的神妙之境,莊子卻憑其「造詣入神」的文學技藝做到了(比如養生主的「庖丁解牛」、逍遙遊的「北溟有魚」,都通過飽富意象性的「詩性語言」,說出了「指涉性語言」所無法抵達的深度經驗)。講師朱志學借教室後牆《無量義經》題詞——「得大智慧,通達諸法」對鍾老師的提問做出總結:得大智慧,在能「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通達諸法,在能「即相離相,不滯於物」。這意味,一切建立在理性駕馭的分析性思維,可以放在「通達諸法」裡,去其滯跡而不為所累。如此,乃能讓滯於名相辨析的「分解思維」,調適上遂於「感而遂通」的「物化思維」。這是讓「知識」臣服於「智慧」、讓「分解」消融於「非分解」。於是,一切充滿意象性、身體感與想像力的技藝,不論是音樂、琴藝、文學、書法、茶道、繪畫、花道、舞蹈、武術......都是我們可以在「感而遂通」的深度「物化」中所「通達」而對「不可言說的奧秘經驗」有所言說的「諸法」。

如是,技進於道,終而道藝合一;存身於道,終而道成於身。〈逍遙遊〉裡,絕雲氣、負青天,摶扶搖直上九萬里而高翔九天之上的大鵬鳥,莊子無非藉其「提其神於太虛而俯之」的超凡意象以象徵「以死煉生」終而「肉身成道」的大解脫者。我們可從《莊子》文本充分具見:一切作為大解脫者的大宗師,多有從苦難現場淬煉而出之「形虧而德全」者。此則朱志學所強調貫穿莊子全書最重要的關鍵句:「畸於人而侔於天」。所云「侔於天」者,正意指:讓斷裂、毀傷、頹敗的血肉形軀,連結於「身體人文空間」,而後在裡頭讓身心獲得舒緩的餘地。所謂的人文療癒或宗教救贖,正通過找回這「失落的親密連結」而成為可能。真正的宗教性、神聖性、奧秘性,無非指向:通過這隱秘的連結為枯槁垂死的「絕境」挹注以深及魂命底蘊的沁潤力量。如是,凡天下疲癃、殘疾、煢獨、鰥寡之顛連而無告者,皆可依此「受苦中的身心轉化線索」在絕境中獲得喘息、迴旋的「餘地」。〈養生主〉庖丁解牛所謂「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 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無非正指向對此「餘地」的深沉領悟,也是此課講題留予同學繼續參究的線索。

講者介紹:
朱志學,國立東華大學中文博士,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中文系博士後,臺灣中文學會第六屆(2018)【四賢博士論文獎】首獎得主。著有《莊子物學》。研究領域兼涉人文臨床、宗教療癒、臨終啟悟、身體空間、漢語物學與跨文化莊子學。治學取徑深受余德慧、蔣年豐「晚期風格」啟發,遂立意通過「受苦中的身心轉化歷程」以開拓當代漢語學術在人文療癒向度的跨域交織可能。

【慈濟學系列講座】113/5/9(四)08:00 佛教慈善實踐之組織與管理—論慈濟同心圓組織變革歷程內蘊之領導思想與當代社會價值(林曉君副教授)

(文:胡素貞)本次課程特別邀請教育研究所林曉君副教授,講述其在二〇一二年第二屆慈濟論壇發表的研究論文《佛教慈善實踐之組織與管理—論慈濟同心圓組識變革歷程內蘊之領導思想與當代社會價值》。研究背景是她個人在金融業轉到教職的過度階段,特別容易「法入心」,對慈濟產生興趣,卻找不到如何入慈濟的門,於是自己報名教師研習營,後來進入慈濟大學任職,當時的王本榮校長力推林曉君老師發表對慈濟同心圓組織的研究。林曉君老師的學士及碩士學的是管理,博士論文是教育相關研究,以參與觀察者的視野,訪談國內外慈濟志工,研究慈濟的組織運作與管理制度。將整理出的慈濟運作模式-「沒有上下階級職位的分別,而是設立傳達窗口」,應用於她所帶領的學生組織活動裡,親身體證,驗證這樣的組織運作方式是很有效的。

林曉君老師以她的博士論文為講座主軸,熱情地傳達她在研究慈濟經驗中,訪談菩薩志工,從躲避證嚴上人,到成為居住國度的慈濟種子,積極培訓文化背景不同的國外志工。她認為,包括她自己及在場的師生,師兄姊們走入慈濟後的人格特質,都有很大的正向轉變,活得精采、有品質。慈濟委員(Commissioner)受證,承諾(commitment)並持續投入,如同被授權或被賦與責任,在各個角落實踐慈悲濟世的使命。領導群眾,不在於職位,而在於影響力;影響力不是由上對下的指揮、命令,而是從服務與關懷中激勵眾心。教育者,並不限於在學校教室裡的傳道、授業,而是以對整個社會的教育為使命,每項任務的背後,都隱含著淨化自己、教化他人的意義。林曉君老師常常在各個場合,分享德蕾莎修女的一句話:「你無法做什麼偉大的事,你只能用偉大的愛去做很小的事」。

林曉君老師經由深入的訪談與細心的觀察,肯定慈濟在社會上的去除地方權力,看不出哪位志工是大老闆。慈濟人自我管理、自我領導,目標已不是自我實現,而是自我超越。慈濟已超越慈善福利事業的功能與形象,必須以對社會整體教育價值來分析。過程是集體與互動,以Norman Denzin解釋性互動論的方法,詮釋分析慈濟的動力,從「情境觸發信念」(解凍),然後「認同與承諾」(行動),促成「使命強化」(再結凍)。如此從小而大的滾動,又像變形蟲般隨時變化,小活動則動用協力,大活動則動用合心,把個人力量,凝聚成整體方案。二〇〇三年,慈濟推動「同心圓」的概念,其實可以找到國外相關文獻的研究。林老師除了講述她的慈濟研究經驗,也多次適時的鼓勵在座同學,可以從她的研究論文,找到許多可以再進一步研究的問題。譬如:訪談不同國家的落實經驗;不要排斥引用國外文獻;研究範圍擴大,但仍聚焦問題。

林曉君老師笑容可掬地分享她在研究過程中,曾經遇到瓶頸與壓力,因此病倒。但堅持不退,才有現在的成就,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老師近來研究「正向心理」,若分析師兄姊個性、行為的轉善,都是從一念悲心起動,與「正向」相映;若有不知所以然的躲避,其實是潛意識裡想躲開自己的黑暗面。研究生想要以自己生命故事歷程做為敍事的研究,不只是平述故事,而是要自我覺察與反省,拉出分析的視角,找到轉化的關鍵,蒐尋文獻以支持研究目的。講座末了,林曉君老師與宗研所建德所長都樂見兩所之間能夠資源合併;在座同學,有的以慈濟為研究主題,有的計劃撰寫自己生命的轉化,都從這場講座分享中,獲得不少啟發。

講者簡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師資培育中心 副教授
專長領域:成人學習理論、成人教與學、組織行為、非營利組織與領導、生命教育、終身教育、慈濟人文、第二波正向心理學
最高學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博士

【研究生計畫口試】113/5/1(三)彭秋玉同學

【研究生計畫論文口試】
時間:113.5.1(三)13:30
研究生:彭秋玉同學
論文題目:「真空妙有」:高雄線上讀書會「善效應」之研究
口試地點:人社院立心樓宗研所2C206教室

口試委員:
慈濟大學前副校長許木柱教授(召集人)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鍾隆琛助理教授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林建德教授(指導教授)

【宗研所跨宗教交流暨海外慈濟經驗講座】113/4/25(四)08:10 印尼辛塔卡西學校的慈濟與跨宗教教育(Rev. DR. Timothy Athanasios)

(文:胡素貞/照片:宗研所)慈濟大學宗教研究所於113年04月25日舉辦了一場跨宗教交流暨海外慈濟經驗講座,特別邀請了Rev. Dr. Timothy Athanasios(蒂莫西. 阿薩納西奧斯)牧師作為演講嘉賓。本次演講的主題是探討印尼辛塔卡西學校在慈濟的支持下如何實踐跨宗教教育。

  Timothy Athanasios,中文名劉漢祥,是基督教牧師,在印尼雅加達慈濟大愛學校工作八年,現任小學部校長,去年十二月受證為慈誠。 和Timothy同行到場的Asep Yaya Suhaya,是回教教長,在慈濟大愛學校工作十年,現為副主任。Timothy生在印尼華僑家庭的第五代,家人間已不再講中國普通話或地方方言,所以今日用英文演講,由宗研所學生彭秋玉即席翻譯。

  本於佛教人道主義的精神,慈濟的理念強調大愛和關懷眾生,這與「跨宗教」教育想法產生共鳴。印尼雅加達 Cinta Kasih Tzu Chi School辛塔卡西學學校,即是慈濟致力於「跨宗教」教育的典範,歡迎來自不同宗教背景的學生,創造獨特的學習和相互認識的環境。講者Timothy,是基督教神學家兼牧師,以小學校長的身份帶領學校,同時也是辛塔卡西學校基督教教育協調老師。他在此次演講,闡述慈濟的核心價值-慈悲、大愛、尊重,分享慈濟大愛學校是如何成為印尼不同宗教和族裔學生的和諧範式,重視互相理解和尊重,與跨宗教教育精神相互呼應,為學生多元信仰的欣賞,奠定了基礎。

  Timothy先介紹辛塔卡西學校,建校於2003年,是證嚴上人及慈濟志工,為了雅加達紅溪河氾濫災民,而興建金卡蓮大愛一村,並為進住村民的孩子們,所蓋的學校。居住在大愛一村的村民,多為穆斯林,故最初是以服務穆斯林家庭為主。佛教慈濟的大愛,透過教育,翻轉貧戶災民孩子的未來,如今,學校已擴展由幼兒園至高中職業的一貫教育。Timothy分享,印尼是多島國家,有一百六十八個部落國,每一國有各自信仰的神。依政府規定,印尼人民的身分證上,必須註記六大宗教信仰的其一(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儒教),卻不一定是身分證人真正的宗教信仰。辛塔卡西學校師生來自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及天主教等不同宗教背景,構成了一個多元文化的「沙拉碗」(salad bowl)。學校不僅傳授一般課程知識,還為每一種宗教開設相應的宗教課程,以遵循印尼政府的要求。透過這種模式,慈濟大愛學校培養學生相互尊重、欣賞差異,為印尼這個由17000多個島嶼組成的多元社會,樹立了寶貴的和解與包容模型。

Timothy提倡解放神學,解放不公不義,為貧窮者和被壓廹的弱勢者而奮鬥。他為了解放的使命,研究德蕾莎修女的慈悲行誼,也因此有緣讀到證嚴上人與慈濟的濟世事跡,令他由衷敬佩。上人曾經對他說:他做慈濟志工,可以繼續當基督教牧師,沒問題;倘若他因為加入慈濟而改信宗教,那才是有問題!Timothy很感恩上人的支持與祝福,肯定他繼續做他該做的,以基督教徒身分實踐慈濟大愛精神。林建德所長隨即舉出一段上人法語:「宗教不分別,大同小異,心大就同,心小就異」,呼應Timothy分享與上人面對面的深刻印象。Timothy發願,將以真正宗教人的胸懷,縮小自己,學習佛教的慈悲,照顧好慈濟學校的孩子們。

而後,林建德所長好奇地問Timothy,如何定位他自己?Timothy說,有人稱他為教育菩薩,也是他的自我期許。聽到慈濟大體老師的捨身,每看紀錄影片,深受感動,不禁潸淚。現今印尼已有慈濟醫療志業,他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印尼慈濟志業也有大體老師模擬手術,那麼屆時他可以如願地把最後的身體捐出,成為大體老師。穆斯林一旦往生,必須盡早下喪,無法成為大體老師。但,在他認為,基督徒拼湊骨頭,可再復活。

林建德所長邀請回教教長Asep ,也分享他身為穆斯林,在慈濟志業服務的感想。Aseptic 教長說,穆斯林有二個義務:每天五次膜拜、時時對人慈悲。第二個義務與慈濟理念相同,因分享生命,而成就更快樂的生命。他又分享,Timothy和Asep,多年來都維持晨起薰法香,聽 上人開示的習慣。林建德所長再問:是否有教友不認同他參加慈濟?Asep教長個人覺得,若有少數人對他質疑、排斥,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對他們的信仰深具信心。

與會的老師及學生們,對慈濟志業並不陌生,但對於印尼人民身分證上的宗教註記、眾多部落信仰各自的神、慈濟大愛學校管理職位的信仰不同等等,確實因兩位講者的分享,而增廣跨宗教合作實例的見聞。講者、老師及學生們互動交流後,都深信,找到宗教差異中的共通點,依著證嚴上人「感恩、尊重、愛」的理念,可實現更多跨宗教的相互欣賞與合作。

講者簡介:蒂莫西·阿薩納西奧斯 (Timothy Athanasios),在印尼從事教育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他最初是當地教會的主日學老師,現在擔任人道主義學校校長職務。由於他在致力於教學創新,因此獲得了印度尼西亞最著名神學院的專業學位,並獲得了佛羅裡達州聖詹姆斯長老大學青年發展的榮譽博士學位。目前他是西雅加達 Sekolah Cinta Kasih Tzu Chi 的高級管理團隊成員和小學校長,每天影響超過 1000 名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和老師。作為一名牧師,他努力追求卓越,並對教會、社區和市場產生積極影響,在空閒時間,喜歡寫作和出版書籍,談論教育、領導和精神塑造等。

【榜單公告】113學年度宗研所「個人申請」學士班及研究所碩、博士班之僑生、港澳生及港澳具外國國籍之華裔學生錄取名單

113學年度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公告「個人申請」學士班及研究所碩、博士班之僑生、港澳生及港澳具外國國籍之華裔學生錄取名單:

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正取1名):
911044 梁家棠(8087)    LEUNG KA TONG    香港